又過了一個月,陸明覺這樣賺錢雖說比工資厚的多了,但是與自己想要的消費觀還有很大差距。因爲他早就想買一輛車了,憑現在的收過幾年或許才能實現。他有些心急。
陸明考慮著再幹點別的,反正自己手裡有錢。都說盛事興收藏,現在國家泰平,人民富裕,收藏的市場很大,不如開個古董收購店。本地民間有不古董,如果能把這塊地開墾出來的話,潛力還是蠻大的。而且古董這東西,價格無法考量,就是自己一夜暴富都有人相信。有了陳叔叔這條線,銷售應該沒問題。有了這個想法後,陸明專門跑了一趟縣城,與陳宏鋒詳談了一次。陳宏鋒答應幫助搭建銷售平臺。
陸明專門跑了幾個大書店,買了數十本有關古董鑑賞收藏方面的書籍,利用業餘時間系統的學習了一遍。然後向陳宏鋒學習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鑑定技巧。經過幾個月的積累與實踐,陸明的鑑定能力提高很快,基本達到了業人士的水平。現在差的只是經驗而已,這需要實踐來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的。即便如此,在小鎮上經營一個古董收購店已綽綽有餘了。
有了這些準備,接下來就簡單了。選擇了一個地理位置相對較好的店面後,租了下來。一番裝修後,陸明又搞了一個別致的宣傳廣告,古董收購店便墨登場了。一進店,擺放著幾件仿古瓷瓶,一種古樸的覺撲面而來,看起來蠻像回事的。
陸明聘請了一個高中畢業的孩負責照看,囑咐孩來客戶後給自己打電話,鑑定、收購的事得靠自己,這裡邊可是有技含量的。
起初,古董店比較冷清,幾天也沒個人來,偶爾有人進來也只是看一看就走了。畢竟,現在古董這東西太熱門了,誰有好東西不自己藏著捨得賣啊?
一個月就這樣過去了,生意沒接到幾單,只是零星的收到幾個不值錢的小件。孩每天坐在椅子上守著空店,除了玩玩手機裡的遊戲就是打瞌睡,好不悠閒。
再一個月過去的時候,生意還是毫無起。陸明心裡有些犯嘀咕了。在別人開來,這純粹就是賠本的生意。一些朋友開始勸陸明乾脆關掉算了,一心經營小飯店吧。陸明雖然有些搖,但是心裡有所不甘,不想這麼輕易放棄,覺得堅持幾個月再說。他想自己能找到外公祖上的寶貝就是堅持的結果,自己能有今天就是因爲認準了事堅持不懈地做了下來。
日出日落,一天天在過去。小飯店那邊是蒸蒸日上,紅紅火火。而古董店這邊是冷冷清清,兩邊形強烈的反差。
不久,發生了一件事讓陸明的古董店迎來了轉機。
八月的天,雖然節氣進了秋天,可是驕正肆著,火辣的曬得地面好像著了火,秋老虎著實厲害。這天,趙村來了兩個收古董的販子,沿街喊著,聽口音是外地人。
兩人到村西頭時,被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到了家裡。老太太巍巍地拿出一對瓷瓶給二人看。這二人接過去一看,心中震驚。二人換了眼。原來,二人看出來這對瓷瓶是明代的,造型,非常珍貴。二人看後不釋手。其中一人對老太太說給三百塊錢,老太太一聽搖頭說不賣,只是想聽聽價。無論二人怎麼給價,老太太就是不賣,最後二人不捨地走了。可是這兩人怎肯失去與這樣的好東西失之臂的機會,於是了邪念。晚上他們潛了老人家中。不知用什麼方法弄暈了老人,夾起瓷瓶撒就溜了。等老太太緩過來,喊人追時,早已不見二人的蹤影了。老太太因爲這事氣得大病了一場,險些見了閻王。這事在十里八鄉傳得沸沸揚揚。傳來傳去,有人再添油加醋的一番渲染,搞得更加令人惴惴不安了。因這事鬧得藏有古董的人家人心惶惶、坐臥不寧。過了幾天有人不願忍寢食難安的煎熬,開始到陸明的店裡來易。小店就此熱鬧起來。
張村的一位老大爺,拿來幾張字畫,陸明鑑定不是什麼品,爲了打出自己不欺客的形象,陸明給了個高價。一位中年婦捧來一個瓷碗,品相不錯,陸明判定是清代民窯的,付了五百元。婦歡歡喜喜地走了。幾天過後,收穫頗,雖然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陸明還是比較滿意。局面就這樣打開了。
由陳宏鋒牽線,陸明認識了幾個古董商人。經過一番易,東西全部出手,陸明賺了幾千元。同時和這幾個古董商口頭約定,建立供求關係,長期合作。
轉眼又過了一個月,這期間,陸明易了兩次,竟有一萬多元進了腰包。
明天又是易的日子了。易的地方就定在了陳宏鋒家。陸明早早就到了。別人還沒有來,陸明一邊和陳宏鋒聊著天,一邊拿出東西讓他先過過眼。陳宏鋒戴上眼鏡看看這個,那個,不住地點頭。當他看到一對青花人瓷瓶時,一下子被吸引住了,雙眼放。他細細地把玩了一陣子,才說:“小明,這東西多錢到手的?”
“陳叔,這東西我看不太好,可是花了兩千多元呢?”陸明答道。
陳洪鋒聽後,出羨慕的神,撓了撓頭說:“你小子真走運,這可是撿了了,我覺這東西能值好幾萬吶。”
陸明心中驚喜,想不到自己撿了這麼大的。
兩人閒聊著,一會兒功夫,餘人陸續到齊。陸明把東西往桌上一擺。幾個人分別選走了自己中意的東西。在那對青花瓷瓶的歸屬上,細高個的老黃和“眼鏡劉”都瞄上了,雙方均是非我莫屬的架勢。陸明一看,狠狠地定出了五萬元的天價。在老黃猶豫的時候,“眼鏡劉”咬咬牙接了。看“眼鏡劉”抱走了,老黃後悔不迭。
有這麼多的收,陳玉林當然不會輕饒了陸明。又狠狠地宰了他一次。陸明臉上是肝疼的表,心裡卻樂開了花。
至此,古董店的生意漸漸做了起來,陸明每月都要出手一批,平均每月都有四五千進帳。因爲都是附近農民各家祖傳下來的東西,他還沒收到假東西。古董店已爲陸明又一賺錢的買賣。
漸漸地陸明在圈有了一點小名氣,他的易網絡也逐漸擴大。柳鎮是方圓二三十里較大的鎮子,古董店的生意輻到這些村莊幾乎無人不知。
陸明知道柳鎮畢竟偏於一隅,農民手裡的收藏十分有限,時間長了必定難以爲繼。不過等一兩年後隨著發展一定會有破解瓶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