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九九免費小說 古代言情 千山青黛 第 1 章(時節已轉初春,但隨夕陽西...)

《千山青黛》 第 1 章(時節已轉初春,但隨夕陽西...)

時節已轉初春,但隨夕西沉,暮寒依舊如刀。

    野外道盡頭,漸漸出現一隊人馬的影。數騎護著輛馬車,向著前方一座矗立在黃沙地平落日的孤城趕去。當這一行拍開城門,最後抵達目的地的大門前時,天已黑

    夜風吹得門前的兩盞燈籠左右搖擺,影閃晃間,可見這座建築有別於城中其他的普通民居,門庭威嚴。但這隻是一個初印象。走得再近些,便能到大門陳舊,兩側牆皮斑駁,幾乃至有剝落的痕跡。隻是此間主人似乎對此不大在意,並未加以修繕。

    這裏便是甘涼道的威遠郡守府。

    近年左右算是太平,郡守府無事,天黑早早閉了門。領隊是個四十多歲的漢子,顧不得撣去落於肩帽上的沙塵,翻下馬,健步登上臺階,拍開門低聲問:“郡守可在?”

    一個頭小子探頭出來,認出人,又迅速了眼那輛停在門外的馬車,喜笑開:“在!在!何將軍把葉小娘子接來了?”

    絮雨慢慢著袖下發僵的冰冷指尖。

    隔著車廂,開門人那帶著喜悅的話語聲不斷飄的耳中。

    “……郡守說何將軍你近日應當就能接回人了,再三地叮囑小人,須得時刻留意門外靜。白天還好,這了夜,就是老鴞也得打個盹啊,小人怕萬一睡死聽不到,這些天閉了眼睛也支著耳,熬了幾宿沒睡好覺,總算是把人給盼來了……”

    這個門房似乎是個話癆,逮住機會便飛快地說個不停。

    何晉很快折回:“小娘子,到了。”

    他雖是個低階的雜號遊擊將軍,資曆卻極老,此地多彪悍勇武之人,對他也惟隻仰,但他此刻說話的語氣卻很恭敬。

    這開門的小子名青頭,原本是府裏的小廝,機靈能幹,因原來的門房年紀大了,最近他便自告替代前來守門。家主對這位葉小娘子極是重,為到來做了各種準備,狀若迎接親,今夜到何晉也是這樣的態度,青頭不更加好奇,睜大眼睛,想到底是怎樣的一位人

    絮雨手推開車門。

    青頭一怔。

    原來這葉小娘子作男子的裝扮,發束青巾,穿一領灰撲撲的圓領窄袖袍,足蹬黑靴,下車時隨手提著一副行囊。

    起來應該長年是如此的裝扮,早就習以為常,行路步伐輕穩,神態自若。

    如果不是已經知道份,青頭乍見還以為來了位年郎。回過神來,忙湊上去要接的行囊,卻見朝自己一笑,點了點頭,並未遞來,繼續前行,很快登上臺階,走進了大門。

    威遠郡守裴冀此刻正在房裏秉燭夜讀,忽然得知人平安到來,終於放下了心。想長途行路而來,旅途必定困頓,不便立刻見麵,人告知賀氏,先安排客人休息。

    賀氏是他侄兒生母崔氏早年從娘家帶來的人。他已年過旬,老妻去世多年,家中一應事都代給了賀氏。崔家高姓大族,賀氏自然幹練,管這麽一個人口簡單的偏地郡守府,遊刃有餘。

    絮雨被賀氏帶去落腳的所在,洗去路上風塵之後,準備更去見此間主人,發現房中的一口箱旁已經放置了些子的

    顯然,這是給準備的。

    知道客隨主便的道理。絮雨擱下自己原本要穿的舊男,換上了。賀氏帶著使也來了,請前去用飯,笑道:“外頭風大,又冷,凍得人耳朵都要掉,小娘子遠道跋涉而來,必定疲乏,今晚用了飯便早些休息。郡守命我轉話,明日見麵,也是不遲。”

    著樸素,笑容親切,但眼睛卻很有神,暗藏幾分明的

    “多謝尊長關,也有勞阿姆了。傍晚路上用過飯了,我也不累,若是裴公方便,我想早些拜見。”

    賀氏不再勸阻,挑亮燭火,命跟來的侍綰發,完畢,暗暗打量了眼麵前的子。

    和剛到時的樣子截然不同,仿佛換了個人,一,燈火之下,明麗映人。

    聽聞這子無父無母,也不知是何來曆,雖然多年前便隨了收養的阿公來過這裏,賀氏也曾與過一段時日,知極是懂事——記得當時大人不讓出去,便從早到晚整日隻在屋中作畫,手凍得生瘡也不放。但那時,畢竟年,尚未定,如今多年未再見麵,也不知到底變得如何了。

    非賀氏多心,而是婚姻並非小事,私心疼主人,故難免上心。今夜一番暗中觀察,發現長大後的葉無論是樣貌,或教養、禮節,無一可挑剔之

    非要尋個不是的地方出來,便是出低了些。

    不過,家主既然接納,這便不是自己該考慮的事。的年紀也大了,力日漸不濟,正盼著早日能有的主人,如今終於得償所願。

    賀氏收回了目,上前親手替理好半臂和束腰。屋外夜風大寒涼,又繞肩為圍了一領厚絨帔子,最後才後退,躬行了一禮,含笑恭敬地道:“請小娘子隨我來。”

    房之中,一個須眉半白的清瘦老者正在向著燭火夜讀,門外傳來了腳步聲,賀氏叩門稱葉前來拜見。

    他眼一亮,立刻抬頭放下卷,正要起來,頓了頓,抬手又先平自己的須發,再正了正襟,最後坐直,肅容完畢,方開口命人

    這娃雖然很快就要自家人了,但現在還是客,又是多年沒見麵的後輩,不好到自己不修邊幅的模樣。

    絮雨走了進去,朝端坐在對麵座上的裴冀行禮,呼裴公,拜謝。

    裴冀無,早年有個獨子,和裴冀胞弟神虎將軍一樣,叔侄二人相繼戰死在了那場國殤裏,如今邊雖還有個視若親兒的侄兒,名蕭元,但卻時常不在跟前。且侄兒沉斂,見麵除了問安和公事,和他也無別的閑話。至於邊的部下和僚屬,更不可能心。在這種邊遠之地長年孤獨久了,麵前忽然多了如此一個花朵似的的娃,方才想好的說辭全給丟在了後腦勺,笑意不覺爬上眼角,連連點頭,無須拘束。

    “那年你跟阿公來此,我記得你隻這麽高——”

    他抬手比了比桌案。

    “一晃眼你竟也這麽大了!時不居啊,隻見年人迎風拔長,不覺自己白頭,眼已是變作朽木老骨了。”

    或是有所懷,歡喜之餘,他又笑歎了一聲。

    絮雨著麵前之人。

    若從外表,很難想象,麵前燭火中這位著便服起來頗為蒼老的邊地郡守,便是昔日那位曾挽狂瀾於既倒的救世名臣裴冀裴宰相。

    十年前,當朝發生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叛,叛軍勢頭之猛,令朝廷措手不及,先帝在景升太子的保護下倉皇出逃,京城隨之陷落。正天崩地裂人心潰散時局危難之際,是當時已辭居故地的前宰相裴冀站了出來,如中流砥柱,召合各方諸力,穩定人心,又親赴戰場調度指揮。他被先帝封為安國公,再度拜相,名一時天下無二。

    然而,便如水無定勢,人亦無常好。就在克複京城大局將定時,短短半個月,先後發生了兩件大事。先是傳言景升太子宮未遂自盡,接著,本就已是老邁不堪的先帝深打擊臥病不起,遜位於那時還是定王的當今聖人。朝堂還沒從這一係列變故裏平穩下來,為宰相之首的裴冀又被卷了胞弟神虎將軍裴固的罪案,貶謫外放,幾經輾轉,最後來到這裏,做起了郡守。

    甘涼雖遠去京城,威遠郡卻是要衝之地。對於尋常人而言,或也可將這視作朝廷信任,在此曆練幾年,便是日後場的資曆。但對他,毫無疑問,意味著是被徹底放逐在了朝堂之外。

    絮雨早年雖然也隨阿公見過他的麵,但畢竟是外人,且多年未再見了,這回再來,本就心事重重,起初免不了有疏離戒備之,見他態度親和更甚從前,登時多了幾分親近之,便說:“裴公老當益壯,定能長命百歲。”

    說的是普通的一句安之言,但目誠摯,覺熨無比。

    裴冀大笑出聲,問路上的事,絮雨一一作答。閑敘片刻,出眉間帶了幾分淡淡倦,忙將賀氏喚回去休息。

    “你來了這裏,就當是自己的家,往後安心住下,缺什麽,隻管和講。記得早年你來的那回,外麵還著,也不敢你出去,如今不一樣了。此地雖然不若阜,但風壯闊,也頗有可遊之。等你休息好,我人領著你,想去哪裏,便去哪裏!”

    賀氏方才人在門外,卻將裏的靜聽得清清楚楚。

    郡守平日多沉鬱,難見有舒心的笑,今夜卻一反常態,可見他和此投緣。

    再想到那樁即將到來的喜事,賀氏的心也跟著倍加欣喜了,立刻應下。

    絮雨告辭退出後,裴冀麵上的笑意還是久久未消。他也沒心思再做別的事了,負手在房裏開始踱步,沉了起來。

    來甘涼後,這個郡守,他一做便是十數年,西北日夜不息的風沙,也慢慢吹白了他的須發。

    倘若不出意外,此生他或將老死在這座邊城之中了。

    不過,人生如寄,多憂何為,他能如此終老,也未嚐不是件幸事。如今隻待侄兒終大事落定,將來送他幾老骨返鄉,他此生便也無憾了。

    一想到侄兒婚事,裴冀忽然變得迫不及待,立刻命人去將何晉喚來,先是問他路上辛苦。

    何晉忙稱幸不辱命。

    裴冀頷首:“蕭元這趟出去,時日不算短,也該回了,你派人去催下,就說我有事,他盡快回!”

    明年是今上的五十萬壽,太子率群臣獻萬民表,曰萬民當今四海鹹平、天下無,稱頌聖人有再造盛世之功,又逢大壽,盼到時普天同慶,共謝天恩。聖人不能辭,故此事不但是朝廷的頭等大事,早早開始做起準備,四域也為之矚目,眾多藩王使臣紛紛預備提早京,覲拜賀壽,其中便包括草原王子阿史那承平。

    幾年前朝廷對西蕃作戰,阿史那氏命協同出兵,裴蕭元曾與承平一同參戰,二人結下兄弟之。去年秋,他應邀去承平那裏狩獵,如今還沒回來。

    此地是承平京賀壽的必經之道,兩人想必會一起回。但目下才初春,承平時間充裕,可能還沒

    自己不在的這段時日,附近好像也沒發生什麽事,何晉不知家主為何突然想起來要催主人歸。但出來了,他很是迫切,正要開口說自己親自去一趟,忽然這時,外麵傳來一道通報之聲,說主人已在歸來路上了。

    原來裴蕭元已和王子一道回了,不但如此,快要到了,隻剩幾日行程。因為王子此行隨從眾多,他便預先派人快馬回城通報,以便到時有所準備。

    “我這就去接裴郎君!”何晉欣喜地道。

    裴冀也掩不住滿臉的喜,屈指叩了叩案麵,道了聲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