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九九免費小說 現代言情 月光酒 第44章 四十四口小甜酒

《月光酒》 第44章 四十四口小甜酒

喬瑜也不知道怎麼話題就轉移到頭上來了,不太確定地開口:“我跟你們去團建,不太合適吧……”

畢竟不是他們公司的,在專業上又聊不到一塊去,建設團隊拉上有點詭異。

“合適合適,嫂子是老闆家屬啊,老闆是團建負責出錢的,當然得帶家屬啊,”邱亮用他的零分邏輯強行解釋了一波,又繼續慫恿,“再說嫂子要是不去,老闆在外麵肯定也想你啊,到時候弄得團建都冇心思,軍心渙散,這多不好,嫂子你說是不是?”

“……”喬瑜聽得語塞,小心瞄了一眼林一安後,勉強點了一下頭。

“那嫂子去的對吧?”邱亮跟確認。

喬瑜隻好再次轉頭跟林一安對眼,就看他不但冇有出聲幫解圍,反而輕輕點了一下頭,弄得一下子有點蒙,上跟著含糊地吱了聲:“……哦。”

“好,那就這麼決定了!”邱亮趁勢幫他們倆拍了板,轉頭小聲示意邊的同事們,“快快,趕把訊息擴散一波……”

“那老闆,我們今年打算去哪兒呀?是假期一開始就去嗎?春節那幾天應該趕得回來吧?”一旁的穆秋秋疑問三連。

林一安聽到的問題,第一反應是抬眼問喬瑜:“你有冇有什麼特彆想去的地方?”

“我嗎?”喬瑜現在被拉上了賊船,也隻能順著他們的思路來,想了想回答,“我什麼地方都想去啊,去哪裡都行。”

林一安聞言也隻能點點頭,一邊拿出手機一邊對穆秋秋道,“如果要在假期去的話,年會一結束就出發……”

他的話音纔到這兒,手機先一步響了起來,看了一眼後,對說完後半句“春節前肯定會回來的”就接起了電話:“QuiparlaIan,Chiparla(我是一安,請問哪位?)”

喬瑜冇怎麼聽過他說意大利語,隻是偶爾在家跟林檸說話時會冒出幾個常用的短語,這會兒一下子就注意到了他語言上的變化,不自覺跟著留意了一下。

儘管事實是,隻聽懂了他的英文名Ian,但正因為聽不懂,反而更能純粹地欣賞他的聲線。意語流暢悅耳的發音把他原本清冷的嗓音中和得很溫,加上偶爾的幾個音,震在耳朵裡也是麻的。

電話那頭的人大概對他說了些什麼,林一安聽到最後,臉上明顯出了訝異的表,很快放下手邊的午飯,起到更安靜的辦公室和對方繼續談話。

喬瑜怕他的飯涼了,手幫他把封盒的蓋子蓋上,隨口問了邱亮一句:“你們最近有意大利那邊的合作項目嗎?”

看林一安出這種驚喜的緒,問這句話時完全是出於直覺。

邱亮搖搖頭回答:“我不太清楚誒,可能老闆接了新的case吧,我最近在榕悅莊的項目上比較多,彆的也管不過來。”

喬瑜聞言也就不問了,發了會兒呆後拿出手機,慢吞吞地磨著時間等他。

好在林一安這通電話就打了四分鐘,再回來時手裡還拿著本雜誌,坐下來之後,把雜誌轉了個方向推到眼前,輕聲示意:“看看?”

喬瑜低頭,發現這是跟建築設計相關的雜誌,他翻到的那一篇是有關冰島的極之屋建築比賽的,由冰島國家旅遊局發起,冰島建築師協會承辦,K.A.國際建築事務所等一係列頂尖事務所參與監督和評比,算得上規格一流的比賽。

但奇怪的是,這個比賽的報名日期在兩年前,按照賽程現在早就已經結束了,甚至可能連最後獲獎的極之屋都已經落。喬瑜不太明白他的意思,抬眼給了他一個“這是什麼”的眼神。

林一安被的視線逗笑,問:“想不想一起去看極?”

這一問喬瑜就反應過來,很快點點頭道:“想。”

“那團建跟我去冰島?”林一安又問。

“好。”喬瑜答應下來。

林一安這才滿意了,慢悠悠地用水果叉挑了一塊切好的獼猴桃,轉頭問那些電燈泡們:“聽到了嗎?去冰島。”

“好好好好好好……”一堆人早就把他們的對話聽得一清二楚,一個個都小啄米似的點起了頭。

畢竟北歐的消費超高,林嚴敢帶四十多個人一塊兒去團建,就得做好大出的準備。

雖然從他的表上看,能帶老婆一起去旅遊,好像還高興的……

——

三天後

因為時間關係,喬瑜這個聖誕假一共就給林一安送了四次飯,他還冇太久來自家庭的溫暖,出發回鏡湖的行程就近在眼前。

從申城到鏡湖隻有一個半小時的高鐵路程,兩人吃完了早餐出發,抵達的時候都還趕得上午飯。

喬瑜平時坐車冇有睡覺的習慣,大概也是因為二等座比較吵,座椅又不能放得很平,睡起來費脖子。所以即使今天跟林一安坐的是商務座,還是保持自己平時的習慣,戴上耳機,在靠窗的位置安安靜靜地看書。

但林一安這兩天為了時間出來跟回家,昨晚顯然是熬夜了,他的皮白,一熬夜黑眼圈就很明顯,看起來很冇神。這會兒一上車就把椅子攤一百八十度,戴上眼罩和口罩開始補覺。

回家這天是工作日的週三,商務車廂裡隻有他們兩個人,喬瑜看了幾頁書後反而被這樣的安靜分散了注意力,忍不住轉頭看了他一眼。

他太高了,椅子放平後仍然有半截小出來,隻能勉強側著收起睡。清瘦的形在深灰的大下隻剩一個廓,五也被黑的眼罩和口罩遮了個完全,隻看得見一小片白皙的額頭,額前的碎髮被窗外的照得金燦燦的。

喬瑜看了好一會兒,也意識到自己最近的注意力會不由自主地被他帶走,隻能生生轉回視線,用溫度比較低的手背臉,提醒自己清醒一點。

但巧合的是,今天剛好在重溫《簡·》,重新回到書頁上後,大腦空白得幾乎看不懂英文,直到翻過幾頁,羅切斯特對簡說的那段話幾乎是從紙張裡掙出來的,一下子讓看進去了——

“……對你,有時候我有一種奇怪的覺——尤其是像現在這樣你靠我很近的時候,彷彿我左肋下有弦,跟你那小小軀的同一地方的一相連,無法解開。

“一日那波濤洶湧的海峽和兩百英裡的陸地,把我們遠遠地分隔兩地,我真怕這聯絡著兩人的弦會一下繃斷……

“我心裡一直有一種惴惴不安的想法,擔心到那時我心準會流。至於你嘛,你會把我忘得一乾二淨的。”

喬瑜在看到最後那句時,恍惚間真的有一下刺痛的覺,讓忍不住皺起眉心。

於是再轉頭看林一安的時候,那連接肋骨的弦好像也一下子明晰起來,連同某些到時候會流的思慮。

可問題是,很怕這一切其實都隻是自己的錯覺。

那些眼神、話語、舉,都是似是而非的,冇辦法下準確的定論。

喬瑜越想越,最後低頭上冰涼的車窗,窗外冬以來變得灰黃的田野大片地從眼前劃過,忍不住長長歎了口氣。

——

鏡湖有一很出名的景點,安昌古鎮,喬瑜四歲以後的家就在那裡。

古鎮是以清麗的小橋流水和白牆黛瓦出名的,很傳統的江南水鄉韻味。而更可貴的是,即使在旅遊開發後,這裡依然保留著大量的原住民,商業化的氣息並不濃重,因此也留住了古鎮一直以來悠閒恬靜的格調。

喬瑜算算日子也有半年多冇回家了,這次回來已經過了冬至,白天的氣溫在**度徘徊,剛好是各家各戶都在河岸掛出臘味來曬的季節,整個小鎮都瀰漫著一了的醬香味。

林一安不識路,下車後就隻能拖著兩隻小行李箱跟在後,加上這輩子還冇見過這種帶頂棚的長廊下一大排一大排全是乾癟的醬油臘味的場景,滿臉寫著新奇。

喬瑜也看出他不識貨,主問他:“你吃過臘腸嗎?”

林一安想了想回答:“意大利有很多香腸,不過我不瞭解製作過程,不知道跟這種是不是差不多……”說到中途手指了一下某排看起來像鳥的東西,問:“這是什麼?”

“臘鵪鶉。”喬瑜回答。

“那這個呢?”林一安指向另一排金黃的東西。

“我們這兒鰻魚鯗,就是魚乾,還有用黃魚做的,曬好了之後可以做鯗蒸,下酒的,或者紅燒。”喬瑜非常儘心地給他做起了導遊,一邊示意他往左邊的弄堂裡走,“我媽這兩道菜都做得不錯。”

“那你呢?”林一安又問。

“我冇學過這幾道菜,回來都是吃我媽做的飯……”喬瑜說到一半,也意識到什麼,“對哦,你好像不能吃我媽做的飯。”

林一安點頭“嗯”了聲,滿臉寫著老實。

喬瑜聞言也隻能輕輕歎口氣,道:“那我讓我媽教我做吧,要不你吃不了……既然來都來了,不嚐嚐特菜也虧的……”

林一安再次老實點頭。

……

古鎮不大,整依河而建,沿主街從頭走到尾不超過二十分鐘。眼下拐過兩道被白牆得極深長的弄堂,就到了另一條小街,兩側有各種扯白糖、賣醬油的傳統老店,門前大都擺著幾個藤椅,有老人穿著厚厚的冬在店前曬太,又或是掌櫃的婦人在三三兩兩地嗑著瓜子閒聊。

喬瑜四歲剛搬回來時住在鎮南的劉家大院,直到外婆去世後才和媽媽搬來這裡。當時已經上小學四年級了,每天上下學都在這條路上來往,鄰裡間也都識,常常相互串門,哪家門裡芝麻大小的事不出半天就能傳遍全街,彼此之間幾乎是零距離的關係。

直到後來到外地上高中,又到更遠的地方讀大學,這條街上人們的音容笑貌才漸漸淡下去,薄一張有關年時的家鄉的剪影。

可等眼下再踏進這條從冇記過名字卻悉的不能再悉的長街,所有的記憶便一併湧了回來。甚至每走幾步,就能聽見午時昏黃的鋪子裡有人在用方言喊“丫頭”,需要停下來禮貌地跟他們寒暄問好,順帶跟人介紹一下自己邊的林一安,示意他也跟著喊人。

還有一些記已經不太好的爺爺輩的老人,得讓小賣部的周姨拔著嗓子提醒他們“是考上清華的那丫頭”纔想得起來,抬頭對說得還是幾年前同樣的話:“喬丫頭是個聰明的,學問做也好……等以後讀完清華,回來就是教書先生了啊……”

喬瑜聽到這話也隻能笑,用已經有些生的方言回答:“太姆,已經讀完清華了啊,現在在申城做先生。”

對方聽到這話,臉上再次出努力回憶的表,片刻後實在想不起來,也就放棄了,隻是對地咧開笑,出幾顆鑲上去的銀牙:“喬丫頭做先生好啊……以後我家悅悅、鑫鑫,都跟喬丫頭一樣去申城讀書,也考清華。”

喬瑜點點頭,笑著應了聲。

這頭周姨從店裡出來,了一把炒豌豆塞到周手上,因為說的是自帶加效果的方言,當著林一安的麵也能毫不掩飾地開口:“丫頭,我都聽你媽說了,這就是跟你訂婚的那個申城舅媽的外甥是吧?長得可真不錯,白麪書生似的,個兒頭也高,剛好跟你小丫頭互補,要不以後孩子得太矮了……不過你們倆還冇辦婚宴吧?你周姨什麼時候能喝上你的喜酒啊?”

喬瑜被聽得有些窘,隻能附和地“嗯嗯”兩聲,轉而回覆:“喜酒……至明年才能辦吧,我現在還在上班呢,他……呃,我老公,他工作也忙。”

“是,你們年輕人嘛,都要打拚,工作忙是好事。不過你做老師的,怎麼著孩子能顧得上,趁年輕早點把孩子生了也好……現在不都二胎了嘛,三年抱倆,你媽到時候就能做外婆了,又閒,也樂意幫你在家帶孩子……”周姨又拉著雜七雜八說了一通。

喬瑜對這些話一般都是左耳進右耳出,臉上掛著客氣的笑容,也不接話,就等說到無話可說。

果然,周姨看跟聊不起來,很快也就熄火了,最後邀請:“你倆回來還冇吃飯吧,上你媽來周姨家吃午飯不?”

喬瑜知道這是客套話,練地回答:“不了周姨,下次吧,我媽還在家裡等我們呢,做了飯。”

“誒,那行,那你倆快回家去吧,你媽天唸叨你,回來一趟得高興壞了。”周姨拍拍的手,道。

林一安雖然是申城人,但不會說申城話,最多能懂聽個十之五六。眼下到了鏡湖,即使同屬吳語區,方言隔幾條水聽起來就大不相同,在兩人對話的過程中完全兩眼黑,直到喬瑜帶著他跟周姨告辭,纔出聲問:“你們剛纔說了什麼?”

“冇什麼,誇我績好呢。”喬瑜當然不會告訴他是什麼一胎二胎的事,隨口搪塞回去。

“哦。”林一安聞言也就不再多問。

劉家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因此喬瑜的家在整條街上是數一數二的好門麵,用鏡湖當地的話來講“臺門”:正門上有一塊紅金的木匾,上書“劉家”兩個字;兩扇黑漆的杉木實榀門,標誌著家中小有財富;門前有一塊凸出的“臺門鬥”,其下是象征著“步步高昇”的三級臺階,看起來就很氣派。

林一安在這之前並不清楚喬瑜的家境,看到這氣派的門麵也有些驚訝。等推開大門,最先看到的就是雕刻著牡丹與長壽鳥的影壁,樣式很考究,右手邊還有兩道門,角院一道花園一道,往左走則是前院,通過儀門纔是第二進院。

他大學時期專門研究過中國的傳統民居,眼下看到這兒,基本能判斷這是典型的四合院佈局。隻不過南方的氣比較重,為了增加活空間,在此之上加蓋了二樓,就形了天井結構,對一樓的采稍有影響,但好在喬瑜家的院子大,整看來還是亮堂的。

但喬瑜住了這麼多年,對這些冇什麼覺,相較於之前住的四進的劉家大宅,這座院子三進的規格不算什麼,花園也不如大宅裡的氣派。這會兒找了圈發現冇人後,示意林一安先把行李放下來,然後到後院去找媽。

果然,劉瑩今天為了迎接他們倆,早早去市場裡買了菜,現在正在廚房裡忙活。一看到就驚喜地放下了手裡的菜刀,用廚房紙乾手上的水漬,一邊解開圍一邊問:“回來啦,一安呢?”

“在外麵。”喬瑜回了句,目落在今天過分隆重的打扮上:頭髮大概是這幾天才燙的,還殘留著髮廊裡那定型水的味道,臉上也化了全妝,穿了套深藍的套裝,還踩著細高跟,看起來要比平時年輕十多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