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覺上課可以幫助自己研究時間課題,宋藥對于上學一下就積極了起來。
而且005可是說他是天才呢。
天才可都是學習的。
有了天才包袱的宋藥覺得他得好好維持自己的天才名頭。
就算是親眼看著宋爸開始往背簍里面放東西,準備去宋媽那,他也不覺得羨慕了。
哼哼,等他厲害到提的建議大人們大概率都會接的時候,他就提建議:
每戶人家每天都必須做辣椒醬,吃辣椒魚!
一想到未來會有這一天,小孩滿臉積極,信心滿滿的背著自己的小書包就朝學校去了。
八點五十,何老師敲響鑼,還沒放下手里的鑼槌呢,就看見長相致可的小孩背著書包一臉樂顛顛的小跑過來。
與后蔫噠噠的同學們相比,簡直滿臉都寫著快樂。
說實話,還是第一次見這麼喜歡上學的孩子。
就算是的學生生涯里,大家是都會悶頭學,但要說喜歡,那還真的沒(包括)。
孩子玩是天,今年才剛滿八歲的宋藥能夠抑制這種天,實在是很了不得了。
等到正式開始上課,何老師就更詫異了。
拿起宋藥的小本本,看著上面規規整整的字,驚訝的說:
“放假這兩天你有練題嗎?”
在第一天上課的時候,就發現宋藥是班里數學最好的孩子(其實其他科也是)。
當時為了方便教導,還特地自己出了一些題來底。
那天的結果是宋藥的加減法已經很練,基本不會出錯,唯一的錯題還是他心看錯。
乘除法就不大行,數字稍微一大,這孩子就算不來了。
不過在這樣一個小山村里,宋藥能有如此基礎何老師已經很驚喜了。
雖然只上了短短兩天課,但是在不著痕跡的努力下,基本已經清楚了班里學生的水平。
宋藥絕對是班里最聰明的那個孩子了。
所以何老師很有信心能夠快速讓他悉乘除法。
結果還沒開始教,宋藥居然就自己進步了?
原目標可是一個月后才到達這個程度的。
饒是早就知道宋藥聰明的何老師都被驚的不輕。
宋藥完全不知道自己的進步有多麼神速,他也很驚。
哇,何老師也太厲害了吧,居然連他這兩天有在悄悄練題都看得出來。
要知道他可是在腦子里做的學習空間里的數學題,就連爸爸爺爺都不知道的。
小孩到了極大地震撼,看何老師的眼神都帶上了一點敬畏。
他如實回答:“我閑下來的時候就在練。”
何老師看他的眼神也很佩服:“你沒有覺得枯燥嗎?”
宋藥十分不理解:“為什麼會枯燥,做題多有意思啊。”
不可以一次次攻克難關,還能看到學習度加一加一的,搞得他簡直上癮,這兩天每次結束做題的時候他都依依不舍的。
何老師:“……”
作為一個偏文科的老師,其實不太理解宋藥。
但不妨礙已經是險惡年人的年輕老師對此大夸特夸:
“好孩子,你這麼想是對的。”
已經逐漸挖掘到“如何正確做一個老師”的何老師提高聲音:
“大家都要向宋藥同學學習,將學習跟有趣結合起來,學習會事半功倍。”
“宋藥同學放假的這兩天也沒有忘記學習,抓時間練題。
他的努力沒有白費,只是短短兩天,就已經有了很的進步,同學們要學習這種神。”
被夸的宋藥立刻坐直子,一臉“沒錯我就是這麼棒棒”的樣子。
其他學生:……幺兒放假的時候明明去縣城玩了兩天,他哪來的時間做題。
第一次做老師的何老師本來還擔心沒有經驗,沒辦法正確的好好教學生。
所以現在有了宋藥這麼一個功例子在,十分開心。
看來學習什麼都是一樣的,學不好,記不住,那就多來幾遍,只要經常練習,不愁孩子們績差。
于是第一節課下課后,何老師就很開心的宣布了。
以后大家放假都有作業了。
認字的就是抄寫字,認拼音的練拼音,宋藥這種會做題的,就會得到出的題。
出題還是很耗費時間的,但是何老師一點都不覺得辛苦,自覺索出了一點教學經驗的現在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
如果不是班上除了宋藥大部分人都還沒認字,簡直恨不得立刻全科出題作為作業。
何老師很期待的暢想未來:
“現在剛開學,大家慢慢來,等到你們學上軌道了,老師就可以每天給你們布置作業啦。”
宋藥:“……”
學生們:“……”
雖然自己的學生們看上去并不是很開心的樣子,何老師卻一點都不影響。
學生嘛。
不喜歡作業是正常的。
這個人很隨和好說話的,大家不喜歡就不喜歡嘛,沒意見的。
只要老老實實做了就行。
何老師的投到了教育事業,教完了拼音教認字,教完了認字才來到宋藥邊,繼續按照他的水平往下教。
沒辦法,一個學校只有一個老師,肯定是要辛苦一點的。
宋藥老老實實聽課,就像是海綿一樣的吸收何老師帶來的知識。
他覺得自己的時間研究可能要終止了。
因為時間真的太神奇了。
以前明明覺得上學時間過得超級慢,但是自從何老師天天帶著他做題學習新的知識后,宋藥驚訝的發現,上學時間居然過的不慢了。
他對005說:【好神奇,我現在覺得上學時間過得好快,我正學著呢,就放學了。】
005不太理解人類對于時間的定義,但是不妨礙它跟著一起慨:
【時間果然很神奇。】
何老師也覺得時間過得超級快,尤其是教導宋藥的時候。
有的時候放學了還不舍得放宋藥回家,總要額外再教一會。
直到該回去做飯或者宋家來宋藥吃飯了,師生倆才依依不舍的分開。
因為何老師特地給自家孩子開小灶的事,宋家還高興了好幾天。
要知道何老師每天上課教的那都是知識啊,每天都把幺兒留下多教,那不就是幺兒多學習了知識嗎!
他們家可太占便宜了!
因為何老師拒絕收菜蔬等食(真的吃不完了)所以宋家為了表示對的謝,特地派了宋爸去撿了三大筐柴火。
反正他每天在山上觀察蜂也沒事做(宋爸:……),完全可以一邊觀察蜂一邊撿柴火嘛。
雖然宋爸表示了抗議,但這三大筐柴火還是給何老師送過去了。
在此之前,何老師是真的很缺柴。
沒辦法,家境還是不錯的,住的又是城里,做飯用的都是煤油爐子。
偏偏大樹村里做飯只有灶,還必須非要柴才行,完全沒有撿柴經驗的何老師不得不努力學習。
但這玩意真還有點難學。
什麼樣的柴火是干的,什麼樣的柴火燒不,哪個位置的柴火是別的村的,完全分不清楚。
有一次還不小心撿到了隔壁小樹村去,還鬧出一些事來。
當時何老師差點被人家當小逮,還好有來過大樹村的村人認出來是城里老師。
因為不是本地人,也不知道兩個村各自有各自的地盤,小樹村的人不追究了不說,還很大方的把柴送給了何老師。
最后一力主張送柴的那個漢子還憋紅了臉,小聲問何老師,不是大樹村的孩子能不能也去他們學校上學。
何老師想答應,但沒敢,畢竟看這況,兩個村關系就不怎麼好。
一個外地人,還是先觀察觀察的好。
于是只說只要大樹村這邊沒意見,就沒意見。
大樹村這邊還是很有意見的。
大樹村和小樹村挨得近,兩邊互相都有通親,但是就一般了。
說起來也都是一些蒜皮的事,你們村撿柴火撿到我們村了,我們村種樹種過了邊界線,哪個村里下了套抓兔子,結果套中了兔子被另一個村的人取了。
以前大家吃不飽飯的時候,兩個村還為了糧食干過架。
現在雖然都基礎能溫飽了,大家也不像是以前那樣為了一口吃的能烏眼青,但他們依舊互相都對對方很有意見。
吵架倒是不至于,但是偶爾在山上到了,那是絕對不會打招呼的。
現在一聽小樹村的人居然想要搶他們村的老師,大樹村這邊一下就怒了。
回絕掉之后還把那邊罵了一頓,完了生怕何老師以為他們不配合教育,還特地解釋了一番。
一群叔叔伯伯嬸嬸爺爺圍在學校門口,正好見下課了往外走的何老師,口若懸河的就跟分開了。
十分想去廁所的何老師只能強忍著聽。
大樹村這邊主要就是生氣小樹村想占他們便宜。
當初他們積極去縣里申請辦學校,村支書阿順往縣里跑了多回啊。
那個時候他都跑瘦了,家里媳婦嫌棄他硌手都不讓他一個被窩,這個事可是全村都知道的(村支書在旁邊努力干咳:……這個就不用說了),后來還是帶著幺兒上了縣里,人家看幺兒聰明才答應。
(屋里正在做題的宋藥立刻練的驕傲臉。)
村人接著說。
條子批下來之后,他們村雖然選了一個沒人住的地方當學校,但那麼久沒人住,方方面都要修,這些可都是大家伙一磚一瓦弄出來的。
當時正是農閑的時候,他們忙的腳不沾地,湊錢買學校用的東西,給家里孩子打桌椅,隔壁小樹村可天天閑著嘮嗑,說他們瞎忙活呢。
想想看吧,你在這邊忙得要死,有人在后面不停說風涼話,換誰誰能忍啊。
雖然要是立場對換他們也會這樣。
總之,大樹村是堅決反對小樹村送孩子來的。
往小的說就是學校里面只有一個老師,本來教這麼多孩子就夠費勁了,要是再送來幾個,那他們家孩子的教育時間不就了嗎?
往大的說,兩個村可是有恩怨的。
當初他們辦學校,小樹村沒支援,現在想來摘桃子,他們絕對不干。
大家把兩個村的恩怨說得清清楚楚,確定何老師不會誤會他們后,這才心滿意足的散開。
終于可以上茅房的何老師最后簡直是沖刺著過去的。
以為自己想上茅房的時候被拉著聽八卦就已經夠尷尬了。
但是更尷尬的還在后面。
全村人都知道何老師缺柴了。
村里人本來就對很熱,尤其是家里有孩子在學校上學的。
就連一些家里沒孩子的,都覺得這樣又有知識又有思想的奇子值得敬佩。
畢竟可是他們知道的第一個想上天的人呢。
嗯,宋家幺兒是第二個,雖然他堅稱自己是第一個,但是小孩子的話,誰也沒當真。
總之,大樹村的村人們是很想要投喂何老師的,只不過何老師不怎麼收他們送的果蔬,大家慢慢也就不送了。
但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了。
何老師缺柴啊!!
于是第二天,何老師打開門,發現門前堆滿了柴火。
:“……”
據宋藥說的,村里至八人家都參與了送柴活。
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宋爸送的三大筐。
超級喜歡八卦的宋藥高高興興和老師分:
“我家也送了三筐,聽我爸爸說,周圍山上的枯柴都被撿完了,他找了好久才湊夠的。”
本沒有地方放這些柴火,也用不完它們的何老師:“……”
的人生,第一次見到這麼多的柴火。
偏偏這還是大家的心意,何老師就算是想要拒絕,都不知道這些柴該往哪家送。
作為和相時間最長的學生,宋藥積極出主意:
“老師你存起來,冬天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在教室里面燒火取暖了。”
何老師的注意力瞬間轉移到了冬天上課的話,怎麼讓學生們不凍到的問題上了:
“教室太大了,就算是弄了火盆,也暖不了多。”
大樹村的人都對十分熱(雖然有的時候過于熱了),何老師還是很激他們的。
所以現在才來了大樹村一個星期,外面還是鳥語花香春暖花開,但是已經在思慮冬天的時候要怎麼上課了。
本來山深就容易冷一些的,村人們又都說這里冬天能凍的人手腳都裂開,何老師還是很擔心的。
決定從宋藥這里問問經驗:“你們往年冬天都是怎麼取暖的?”
宋藥:“躲在被窩里呀。”
何老師:“……”
很是震驚的問:“一直在被窩里面嗎?”
宋藥就點頭。
村里其他小孩他不知道,他是冬天到了就在被窩里過的。
晚上的時候堂屋會打開門燒火取暖,他就混其中,跟著長輩一起吃花生米。
見老師的表很奇怪,他就問了:“老師你冬天不在被窩里嗎?”
何老師想了想,說:“我們家是有煤爐取暖的。”
其實煤爐也是有危險的,每年都聽說有人家里燒煤中毒死了,但是冬天冷,總不能不用。
宋藥聽說過這個詞,但是他從來沒見過。
大樹村里誰家舍得用煤爐啊,不要花錢買,還需要從縣里運過來。
反正往年冬天都沒有煤爐,他們不是還好好的嗎,干嘛要廢那個勁。
但宋藥不這麼想,他一直都很好奇煤爐的運作:“煤爐貴嗎?”
何老師搖頭:“煤爐價格其實還好,主要是燒煤。”
煤單個來看是不貴的,每天用上的話,錢還是需要不。
而且一個煤爐,那也沒辦法供應整個教室啊。
一想到冬天的時候學生們要可憐兮兮的凍著上課,何老師就有點發愁。
寒假那兩個月本就不夠用,可是沒聽村人說冬天會有多漫長的。
宋藥也沒想到,他就是隨便出個主意,何老師居然就這麼發愁。
晚上回家之后他叭叭叭的就跟家里人說了。
宋:“不愧是何老師,就是要想得比別人多一些,幺兒,你可得好好跟學。”
宋爺爺:“四個角落都點火盆呢?”
宋爸:“不是全村小孩都在被窩里過冬天,是只有你。”
而且也只有最冷的那一個月好不好,宋藥年紀小,看著又很弱,家里怕他生病才把他拘在床上的。
三個家長,三個不同的看法。
宋藥卻興致的:“我覺得既然以前取暖用的東西都不行,那我們弄個新的取暖用的不就行了嗎?”
他不提出了這個,還很順帶的想到了現在。
“而且現在天氣開始變熱了,我們也可以想想辦法,怎麼讓教室里面涼快下來。”
雖然現在還不到最熱的時候,但是宋藥有時候上完課都能到后背出了一層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