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九九免費小說 古代言情 鐘娘娘家的日常生活 第138章 第 138 章

《鐘娘娘家的日常生活》 第138章 第 138 章

河道沿途是天子花費了大功夫整治的,天子從登基上位后,接連十載從庫中調錢財和糧草,只為了整治河道。

但河道水務整治自古以來便是歷代頭疼之事,有志向的皇帝也手過河道,但更多都是隨波逐流,若換做是那等昏君,渾噩被欺瞞的君主,河道更是鮮沾手,以致河道水患年年頻發,百姓多是苦不堪言。

尤其河道水患時節與三冬時節,各地府都要組織修筑渠,護百姓躲避禍端,河道沿途經過十載整治,已經小有效,但三冬時節水患卻難以防范,尤以仲冬、季冬兩月最是難以預料,朝堂上下也要商議好萬全之策,傳達天子諭旨。

天子召了閣彭、范兩位大臣,六部尚書,勛貴公侯了承明殿,諸位大臣被賜了座,坐在案下左右兩側正說著話,這般議事非是召大朝會,也非是天子平日里召幾位大臣商議國事,數位重臣、大臣一同議事,在外邊又被人稱為“小朝會”。

商議的仍是水患之事,朝中早在月前便接連發了數道旨意下去,命各地衙加強防備,甚至還有監察史在各巡視,行監察之責,監察史如同頭上懸掛的鍘刀,震懾在各地府衙頭上,他們不敢輕舉妄,行差踏錯,形掣肘。

商議好如何妥善安置流民,又該如何賑災賑糧,開挖渠,到晌午后,承明殿大門才開啟,有大臣們陸續從里邊走出來。

大臣們相繼告辭,天子本埋首在案上,卻突然出聲喊住了與大臣們并肩正要走出去的忠勇公施瑯:“忠勇公留步。”

忠勇公施家一門勛貴,施瑯更是位列大理寺右卿,位列正四品,在滿京中勛貴中,忠勇公是有的勛貴出,卻還能得天子看重,任命在大理寺當值的。

施瑯與同行的大人面面相覷,大人抬了抬手,先一步出了門,施瑯心里十分忐忑,揣測起是不是方才在議事時可有說了甚不得,惹惱天子不悅的話來。

但天子議事,多是與重臣、大臣們議事,若非他上還掛著忠勇公這個名頭,也是進不到這承明殿來的,更闊論說過甚不得的話來了。

在施瑯忐忑不已時,天子這才擱下了折子,放下筆來,還不等他開口,施瑯先代起來:“陛下,臣施家向來安分守己,絕對沒有其他逾越之舉的,臣知陛下向來重視河道水務,憂心水患,早前月里便書信一封回了定襄,施家上下捐糧食布匹,銀兩,以應此次水患。”

施瑯想了半天,天子忙于前朝,對朝中大事最是關注,如今正是三冬時節,能天子憂心勞的也只有此事了,忠勇公施家祖籍定襄,本就是定襄的一方大戶,忠勇公在朝中擔當重職,定襄施氏在當地更是綿延百年的名門族,在定襄盤踞,固。

天子斂下眉,片刻才沉聲說道:“卿有心了,不必張,朕留你來只是未著一點私事罷了。”

施瑯剛松了口氣,頓時整個心里又提了起來。既不是為公,若是詢問私事,如他們這等勛貴人家,若論私事,在高門宅在里自是有不見不得的私,向來是不會為外人道的,但若是詢問的人了天子,施瑯便不好閉不言了。

只是不知是何人告狀,抓住了家中把柄來,也不知是近日他收了兩位小妾的事被捅了出來,還是家中公子在外尋花問柳被人參了。

施瑯心里忐忑,把能想到的幾乎都想過了,雖還不能確認,但在心里細數一樣,都施瑯心中沉上一分。天子沉半晌,似是不知該如何豈口,半晌,才一如往日一般語氣平常的開口:“朕聽聞,你家與陳國公府是結的姻親人家?”

出乎施瑯意料之外,天子問詢的卻并非施家的事,而是施陳兩家的事,施瑯不知天子問這話是何意,面上微微詫異,很快便一五一十的說道:“回陛下,臣施家與陳家卻是姻親,臣長子施平娶陳家嫡長為妻,數年前陳氏染病,待過了陳氏孝期,為著子孫著想,便又迎了陳家庶小陳氏為繼妻。”

施瑯小心翼翼的把兩家的關系給代了,著重提到了陳氏孝期,便是憂心有人眼紅,在天子面前狀告他們施家不尊禮數。

聞衍點點頭,有心想多問上一句,但到底是臣子家中事,他便是為帝王也不好手管上太多,只說道:“德妃此前曾召了命婦們宮,臨了曾告誡諸位命婦,行事當穩重妥帖,上敬下慈,卿們為男子,對后宅之事也當要過問一二的,修齊家平天下,若是連家都不齊,又如何能擔當得起大任呢?卿以為如何?”

施瑯哪里敢反駁天子話的:“陛下說的是,德妃娘娘德行出眾,命婦們自當向娘娘學習。”

施家迎娶的繼妻小陳氏門也不過三載,小陳氏門前曾與鐘德妃鐘萃乃是閨中好友,楊培還特地把鐘妃宮前的名錄找了出來呈到前,聞衍親自看過了。

施瑯要告退時,聞衍腦子里驀然想起了這份名錄來,想著鐘妃曾借機發作家之事,下意識開口住了施瑯。

他原本是準備詢問這小陳氏之事,但還未出口便知道不妥了。為天子,若是貿然手臣下后宅已是不妥,若是再提及后宅婦人名諱,難免人誤會了去的,便只婉言說了兩句。

施瑯出了承明殿,對天子住他,只似家常一般說上幾句十分不解,若換做旁人說這話,施瑯只以為在勸誡,或是與施家不對付的在幸災樂禍,但若是說這話的是天子,那這話越是家常,在施瑯心里便越是有著深意。

施家與天家向來沒有瓜葛,陛下對臣下也一視同仁,哪里會特意把他留下來說上這樣幾句似是而非的話來?

施瑯站在承明殿外思慮幾息,瞥見在廊下站著的楊喜小楊公公,目閃了閃,面上十分客氣:“楊公公,可否借一步說話?”

楊喜朝他見了禮:“忠勇公。”楊喜思慮了下,到底隨著施瑯移了步。

施瑯先是夸:“楊公公小小年紀已是外殿的掌事公公了,實在是前途無量啊。”

“忠勇公客氣了,奴才不過是得了師傅點撥才有今日,算不得甚前途無量,奴才只一心伺候在前便是福分的了。”

施瑯找上楊喜,便是存著楊喜年紀尚輕的緣故,陛下的心腹大總管楊培楊公公,伺候在天子面前幾十年,看著笑容親近,實則最是難以接近,若非得了應允,無人能從楊培楊公公里打聽半點消息,楊喜則不同,遠不如楊培那般謹慎,若是奉承加以利,倒也有幾分可能,總是比問到那楊培公公面前好的。

施瑯面上越發客氣,四看了看,往楊喜手里塞了幾張銀票,拍了拍:“楊公公還請笑納。”

楊喜目,到底沒把銀票還了回去,藏進了袖子里,客氣的回道:“施大人客氣了,奴才不過伺候外殿,哪里敢貿然揣度陛下心思的。不過這德妃娘娘的心思奴才倒是知道幾分。”

施瑯眉心一蹙,他是想知道天子突然說這些話的心思,哪里想知道這德妃娘娘的心思的,施瑯有些勉強,還是說道:“公公請講。”

楊喜哪里看不出來的,眼眸一轉:“德妃娘娘最是厭惡那等上不敬下不慈的了,忠勇公不如多想想陛下說的,多想想,自然就明白了。”說著,楊喜便朝施瑯抬抬手走了。

留施瑯面異樣的站在原地,宮中非是久留之地,很快施瑯也離去了。

楊喜返回了外殿,輕輕走到門邊,探著頭往里邊瞧了瞧,不久師傅楊培便走了過來,楊喜笑瞇瞇的把方才忠勇公施瑯給的銀票遞了上去:“師傅,這是那忠勇公進上來的,照師傅的吩咐,只模棱兩可了兩句。”

楊培看了眼,沒接:“做得不錯,他回去慢慢想便是,這點銀票你自己拿著吧。”打發了徒弟,楊培又回了前伺候,把楊喜說的話給秉了。

正逢天子手中拿的折子正是從定襄呈上來的,定襄知府上奏,正是為了定襄施氏,如實代施氏善舉,捐糧捐銀,藥材,無一有是銀錢便足足有上萬,另有千擔糧食,折子上對施氏大力稱贊,高歌頌德。

聞衍看著,面上一時人瞧不出緒來,楊培一邊研磨,討巧說了句:“這忠勇公也算是有心了,方才還說給定襄施氏寫信,如今那施氏族人便當真給捐了銀糧供定襄百姓取暖充,不過這也是陛下治理有方,萬民戴,如此才有豪族們擁護。”

楊培說這話原本不過是想在天子面前奉承一番,取悅天子歡心的,誰料天子卻突然譏笑一聲,把折子扔在了案之上,意味不明的說了句:“是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