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一歲的時候,江知念帶去拍了一張全家福,照片裏呦呦小朋友梳著兩個勉強紮起來的小辮,坐在時曄懷裏笑嗬嗬的。
拍完照江知念去選照片,恰好聽到一個同樣在拍照的阿姨問時曄「寶寶會不會走路了呀?」忽然就張起來。
很多小朋友11個月的時候,就可以拉著欄桿站起來,甚至可以獨立行走了,可是滿了一周歲的呦呦完全沒有站立的想法,似乎當一個四腳快速爬行的生非常快樂。
每天滿地爬,一個沒看住就躥出去了,江知念有時候都追不上,隻能用嬰兒圍欄暫時把關一下。
大概是每天陪伴的關係,和時曄是對呦呦的長最清楚卻也最不敏的兩個人,就像很久不見的同事偶爾見到了孩子會說「哎呀一下子長這麽大」了一樣,他們倆卻覺得孩子一直就是這樣,怎麽就長大了呢。
江知念著下,認真地思考了一下「走路」的問題。
是啊,一歲了,應該學走路了啊。
回去的路上,江知念翻著購網站問時曄:“我們是不是要給寶寶買個什麽學步車之類的,我看我們小區多小朋友在用。”
時曄打著轉向燈隨口道:“學步車一來不安全,容易翻倒,二來對小朋友的生長發育和走路姿勢也不是很好,其實你不用焦慮,每個孩子的長進度都是不一樣的。”
就像長牙這件事。
小區裏同齡的小朋友六七個月都開始長牙的時候,呦呦還是禿禿的一片牙床,因為家裏有個醫生在,江知念一開始還能比較淡定地表示「出牙有早有晚,十個月之間都是正常的」,結果等呦呦真的八個月還沒一點靜的時候,就無法淡定了。
每天沒事就掰開小看看有沒有小白牙要冒頭。
後來等到了九個月,兩顆小牙這才姍姍來遲,緩解了親媽那快要棚的焦慮。
“長牙的事不能算我焦慮吧,就是長得太晚了。”
“那兒保那件事呢。”
前兩天他們去做一周歲的兒保,除了基礎的檢查外,還增加了發育評估,醫生會讓寶寶做各種測試,比如爬樓梯,或者搭積木,
其中有一項是給小朋友一個瓶蓋,看看他們是不是有意識地把瓶蓋擰到瓶口上。
目的是檢測細作的發暈程度。
呦呦拿著瓶蓋看了半天,忽然用力往地上一扔,咯咯笑了起來,如此不配合地進行了三次左右,醫生也有些不耐煩了,直言小朋友的手部細作發育有些落後,把江知念愁得不行。
時曄卻不以為意,以某個一刀切的時間點對小朋友的一些行為進行生刻板的評分他是不讚的,隻要不是特別明顯的差異,大部份的小朋友都是差不多的。
沒那麽多的問題孩子,也沒那麽多的天才兒。
但是回去的路上,江知念一口氣灌幹了一瓶小瓶的礦泉水後,就開始致力於培訓呦呦擰瓶蓋。
終於,在他們回到家門口的時候,呦呦勉為其難地配合了媽媽一會,把瓶蓋擰了上去,高興得江知念恨不得現在殺回醫院,給那個醫生表現十次徒手擰瓶蓋。
江知念顯然也想起了前幾天兒保的焦慮,點了點頭:“有道理,但是……你說呦呦到底什麽時候能學會走路啊。”
“也許就是懶得走。”
事實上,江知念晚上到了家,還是趁著時曄做飯的時候,培訓了一下呦呦小朋友走路。
奈何對方眼裏隻有新買的小恐龍玩,正在致力於把小恐龍塞進大恐龍的裏,本不搭理江知念的呼喚。
“來,寶寶,到媽媽這裏來。”
大恐龍咬掉了小恐龍的腦袋,把呦呦樂得嘎嘎直笑。
“寶寶,站起來,走兩步。”
呦呦背過去,準備把小恐龍的用力塞進大恐龍的裏。
“寶寶,求求你了,就走一下,好不好?”
時曄出來的時候,看到江知念癱著靠在沙發上,一臉生無可的表,他靠在廚房和客廳相連的拐角,搖了搖頭,走到呦呦邊,蹲下,然後把人撈在懷裏,指了指江知念。
“走去媽媽那裏。”
呦呦嘬著,看了看爸爸的臉,然後一扭頭,笑瞇瞇滋滋地朝著江知念歪歪扭扭地走了過去,然後一把倒在了媽媽的懷裏。
“寶貝,你會走路了!!!”江知念驚喜地差點跳起來,“等等,我手機呢,沒拍沒拍,時曄你手機呢,快點拍一下。”
時曄拿出手機,對著呦呦招了招手,呦呦便非常配合地朝時曄走了過來,如果剛開始還有點蹣跚,第二次則走得越來越穩。
江知念高興得差點哭出來,和呦呦一起撲到了時曄的懷裏。
“怎麽還哭了。”
“時曄,呦呦會走路了。”
“我看到了。”
“就,就很人啊,很激,很有就,很驕傲。”
他們真的做到了,把一個剛剛出生,嗷嗷待哺的小嬰兒,一點一點養大,養了一個可以獨立行走的孩子。
江知念忍不住又重複了一遍,還順帶了自己的臉,生怕自己在做夢:“時曄,寶寶真的會走路了。”
“嗯,教科書般標準。”
江知念反應過來:“等等,為什麽你一讓走路,就會走了。”
知道時曄很神很厲害,但他總不可能真的有什麽超厲害的法把一個不會走路的寶寶變得會走路了。
時曄笑了一下,把呦呦摟在懷裏:“我昨天看到站起來,想要拿你梳妝臺上那條紫的發帶。”
結果東西沒拿到,自己一屁坐到了地上。
時曄見出了要自己走路的需求,便趁著江知念沒注意,簡單地培訓了一下。
“啊,那你怎麽沒告訴我。”
害今天還在那裏焦慮,是不是沒發育好,或者有問題。
“給你一個驚喜。”
剛剛帶給了父母巨大驚喜和的呦呦見爸爸媽媽抱在了一起,沒空讓再表演什麽走路技能後,又一屁坐在了地上,開始用力敲打可憐的恐龍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