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九九免費小說 古代言情 鹿門歌 第140章

《鹿門歌》 第140章

這邊王世釗剛越過衆騎追趕王令而去,那邊平煜追了一晌,眼看要追上王令,誰知竟出其不意殺了個回馬槍,撇下王令,回飛縱到衆軍士當中。

隨後,踏上其中一騎,搶過馬上人手中的繮繩,一抖繮繩,縱馬攔在正要絕塵而去的英國公張達面前。

張達乃是此次皇上欽點的隨軍出征的右元帥,剛纔驟見皇上被王令擄走,正急聲指揮諸將士進行部署,以求在最短時間將皇上解救出來。

見平煜阻攔,張達白眉一豎,勒住繮繩,喝道:“平煜小兒,汝何意?”

當年先帝去世時,爲了穩固江山,曾留下五位肱骨之臣輔佐皇上,兩年過去,五位重臣老死的老死、下獄的下獄,唯有一個張達留存了下來,人雖平庸無能,資歷卻有人能及,便是平煜的祖父西平侯在世時,也得尊稱張達一聲大哥。

故這聲“平煜小兒”無半點唐突之

平煜告一聲罪,稱其爲張公,肅然道:“王令機關算盡,此次更是有備而來,救皇上,對付王令一人遠遠不夠,另有一事迫在眉睫,急需借用張公手中的兵權進行排布。”

張達怔了一下,一雙因年邁而略顯得渾濁的眼睛盯著平煜,心知此子是西平老侯爺在世時最喜歡的孫,最是足智多謀,這兩年在朝堂上游刃有餘,尤爲讓他刮目相看,旁人的話他可以一哂置之,唯獨此子不容輕怠。

思忖間,對列的平焃和榮屹已疾馳而來,且從二人急迫的神來看,多半早已知道平煜接下來要說的話。

他心念一轉,急聲道:“如何解救吾皇?”

平煜將目投向隊伍最後列的“三千營”的一衆驍騎上,見王令果然只顧一味盤桓,有意引逗得衆□□手不斷挪移箭矢的方向,偏不肯躍出三千營的地界,愈發瞭然於,答道:“眼下最要之事,便是需防王令策反。”

***

傅蘭芽人在廟中,注意力卻始終放在外頭的平煜上。

離得遠,目之滿是軍士,本無從瞥見平煜的影。

且自從王令被揭破份後,明軍便彷彿炸開了鍋一般,再沒有片刻沉穩,皇上被俘後,一干將士更是拉弓的拉弓、呼喝的呼喝,狀甚急迫。

因遲遲未尋到平煜,正有些擔心,誰知一眼瞥見對面的明軍狀若散沙,眼睛裡的憂又添幾層。

清楚地知道,王令哪怕再武功蓋世,也難以一人之力抵數萬名軍士的圍剿,之所以擄走皇上,除了用皇上做人質外,定還有旁的依仗,

記得剛纔王令將皇上從馬上拽起時,曾從懷中取出一揮至半空,看樣子,似是意圖釋放消息、引來援兵,不料被平煜持弓下,平白壞了打算。

可是以王令的謀算,怎會這麼容易便讓自己陷困境當中?故而除了引坦布前來,王令定有後招。

正想著,忽見原本在神廟前的平焃和榮屹忽然拍馬而去,似是打算前去跟明軍匯合。

稍後,集的隊伍忽然如同被劍劈開一半,分作兩列。

當中幾名將士引領大軍,浩浩朝前奔去,分明已在短時間另有了部署。

不由微鬆了口氣。

無論如何,王令絕不可能是孤軍作戰,他後所仰仗的,是整個瓦剌多達數萬之衆的軍備力量。

若是以爲單單擒住一個王令便萬事大吉,只會讓己方陷王令的陷阱中,故不論對方陣營中的明軍如今是由誰在指揮,那人既然肯放下疑慮,選擇跟平煜等人合作,勝算總算又多了幾

只是,自從和平煜在雲南相遇,在面對這等危境時,兩人還是頭一回分開。

心裡有些空落落的,更多的是擔憂,在窗棱後立了一會,轉而將目投向廟門口的諸人,這才發現旁除了平煜留下的人馬外,神廟外還留下了數千兵,將整座神廟圍了個嚴實,似是怕王令派人前來擄

秦門及行意宗諸人守在殿門口。

秦勇和李由儉雖因被衆將士阻隔,無法接近傅蘭芽主僕,卻不時審慎地回頭看看後,確認們主僕是否安好。

傅蘭芽本非容易放下戒心之人,到了眼下,免不了對秦勇等人生出激。

剛纔雖和平煜雖未隨李攸等人下去探幽,但後來在李攸派人上來傳話後,再也按耐不住好奇心,跟隨平煜到了地殿。

地殿第二層及第三層都未設有機關,一路可謂通行無阻。

誰知至第四層時,原本平緩的地殿地面突然凹進去一個圓坑,周圍供奉著香火,圓坑當中一座巨大棺木,不知裝著何人。

墓室當中堆放著大量皿,牆壁上亦懸了幾幅保存尚且完整的畫像。

初一見到這墓室,只覺平平無奇,可是早在他們下來前,李攸等人便發現棺木周圍藏有無數兇險無比的機關,但凡其中一,便會引來意想不到的災禍。

林之誠及平焃等人通力合作,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都只能破除三本無法接近那棺木,更無從研究棺木中究竟躺的何人。

最後還是在殿門口的一箱子裡發現了一摞書頁,經確認未藏機關後,平煜拿到手中觀看,通過推敲上面的韃靼文的含義,才知道神廟供奉的是被韃靼人視作天神的某位大汗。

箱子裡另有一卷畫像,雖有些破損昏黃,但畫像上那位先驅眉目栩栩如生,不難辨認出生前相貌。畫上題的文字,更證實畫中人正是那位大汗。

巧的是,畫中人的五竟跟王令有些相似。平煜等人因而得以確認王令便是大汗的後裔。

回到主殿後,王令正好率軍趕來。平煜索將那副畫像保管,等一出神廟,便用火燒神廟的主意,得王令承認自己的份。

沒想到平煜一試就中,想來王令哪怕再喪心病狂,也無法坐視先人火海。

想到此,收回目,緩緩展開手中的畫卷。

微熹,一些原本在昏暗地殿無法發現的細節得以在眼前清晰呈現,盯著看了一晌後,生出一

怎麼說呢,雖不算辨識丹青的高手,但在父親和哥哥的耳濡目染下,多對品鑑古蹟有些心得。心知但凡是上了年頭的畫作,畫相上的水墨和紙箋的脆度都會留下獨一無二的辨識痕跡。而眼前這幅畫…… 雖然乍一眼看去天,十足十是百年前的蹟,但細辯之下,可發現畫上水彩有些微妙的違和

忍不住輕輕挲那發黃的紙張,心中暗暗起疑,莫非這畫是有人故意僞造而

可是,這人僞造大汗的畫像,目的爲何?

正凝眉思索,忽聽外面傳來沸水般的聲,與之相伴的,還有鋒利武激烈戰的聲音。

心中暗暗一撞,擡目往前看去,就見原本在隊伍最後方的若干彪騎似有異

再聽外頭走廊上響起奔踏而去的聲音,李由儉低呼一聲,大恨道:“三千營,三千營竟反水了!“

傅蘭芽一驚,三千營乃是先帝招安及收編的蒙古騎兵,因騎彪悍,常用作先鋒兵使喚。但因是滿營都是蒙古人,先帝是既用之也防之,真正出徵時,從不帶其出兵。

沒想到王令竟哄得皇上同意將三千營帶離京城。

王令本就是韃子,想要收攏由蒙古人編納的三千營並不意外。

只是,自本朝開建以來,不蒙古人選擇了歸順,骨子裡的野了很多,在利益的下,很多蒙古人明明有機會迴歸北元,卻寧願留在京城。

蒙古騎兵在營個個養得膘壯,單憑王令的一張,恐怕難以割捨下皇上給的高厚祿。

尤其是元亡後,北元境早已分崩離析,三大部落常年廝殺,其中以瓦剌最爲強大,哪怕同爲元人,部落間的首領彼此見面,也從未有一刻放下芥

只有王令搬出大汗嫡系後裔的份,纔有可能驅策這些如同散沙的韃子俱聽他指示。

正想著,就聽外頭傳來震天地的呼喊聲,極虔誠也極癲狂,細聽之下,才發現說的是韃靼語。

白長老歪頭聽了一會,訝道:“他們似是在高呼太子殿下。”

傅蘭芽嚨卡了一下。看樣子,王令不只已收服瓦剌的坦布,在這幫本已歸順明朝的三千營騎兵面前,也有極高的聲。之前所料的王令的後招正應在此

三千營名爲三千,麾下實則有七八千含蒙古統的騎兵,有這些驍勇善戰的兵士相護,王令不愁無法帶著皇上順利突圍,而等他們功跟坦布大軍順利會師,想要攻克在騎上稍遜一籌的明軍,並非難以做到。

這般想著,焦灼,忽又聽齊齊高呼太子萬歲的歡呼聲被驟然打斷,只剩激烈的廝殺聲,似有狼狽之意,且不知何故,軍隊陣型又瞬間發生了變化。

正聽得神,外面廊下傳來秦勇的聲音,含著幾分雀躍,“三千營的襲似未功,萬萬沒想到,王令埋了許久的線竟被人搶先一步給破了,如此一來,王令無異於被砍了雙臂,再也無法帶皇上功突圍,只能著頭皮跟大軍戰了。敵寡我衆,我軍勝三千營多矣,收服王令不在話下。”

激盪的氣氛頓時在神廟外瀰漫開來,衆人臉上一鬆,連傅蘭芽也暗吁了口氣,暗忖,也不知是誰預料到三千營會反水,竟搶先一步做了安排。

震天地的吶喊聲中,箭矢如雨般鋪天蓋地隆蓋了戰場,軍隊分作兩翼前後包抄三千營的騎兵,呼嘯迎擊,然而對方騎彪悍,蒙古人自小爬著長大的草原,激烈地對恃一晌,己方竟久攻不下。

然而也因這個緣故,王令遲遲無法挾持皇帝去與坦布大軍匯合。

作者有話要說:本章結尾大改了一下,刪掉了葉珍珍的片段,葉珍珍不應該此作妖,在搞定王令後,再作點小妖

當然的,反正在本文都會淪爲平芽的助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